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135”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30
来源: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130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定向培养军士宿舍楼为中心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积极探索构建“135”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引领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践行“一线规则”,主动下沉学生中间,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引领过硬、队伍入住有力、学生参与深入、活动常态开展,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全力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突出“一个”核心,筑牢党建前沿阵地

学校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学生宿舍,拓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辐射范围,推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深入社区,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发展、社区建设协调等工作,打造学生社区党建思政园地和精神家园;发挥学生党支部先锋示范作用,设置党员示范岗,每月开展一次“我为社区办实事”晒单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引领落在实处;推动机关党支部和学生社区党支部开展共建,实现优势互补,激发党建活力;建立领导干部到学生社区讲授思政课和党课制度,党委书记主讲“开学第一课”,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思政老师进驻社区开设思政讲坛,让社区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地。

图片19.png

二、强化“三个”进驻,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领导干部“三联系”进社区,学校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机制,即:每个干部联系一个班级、一个寝室、一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班级活动、听一次课,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寝室、进行一次工作交流,每月至少两次“面对面”联系帮扶学生,落实“五帮五促”,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学管干部、军士生教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进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开展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全程保障学生成长,让社区学生感受到关心就在身边,学生认同感、幸福感有较大提升;学生自治组织进社区,遴选社区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社团成员等组建学生自治组织服务队,积极开展朋辈教育帮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贴近社区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宿舍文化建设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引导学生干部增强社会责任感、回归服务学生本色。

图片20.png

三、打造“五重”特色,提升社区育人质效

特色思政立体育人,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开展送教、送学、送成长、送服务,有效解决学生成长需求;特色文化浸润无声,凝练社区特色育人理念,打造“一室一军旅格言、一连一墙报专栏、一营一文化长廊”,让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在社区集聚赋能;组织社区学生看军旅影视、唱军旅歌曲、讲军人故事,以文化人,滋润军魂底色;特色活动提升素质,将社区打造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平台,结合军士生成长发展需要,组织常态化的军事技能体能比武,开展安全教育、思政知识竞赛、红歌会、心理素质拓展、拔河内务比赛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色自治促进发展,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校园美化、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学生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和奉献精神显著提升,在服务学生和学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特色服务提质增效,成立社区便民服务站,后勤部门统筹组织医务室、宿管、保洁、食堂、维修等人员主动为学生社区提供24小时服务保障,满足学生合理需求或诉求,切实提升学生社区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图片21.png


责任编辑: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