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建引领 服务先行 构建“一主六翼”社区育人新模式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一主六翼”社区育人模式。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为主线,以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为六翼,夯实党建引领,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服务先行,形成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形成“三全育人”建设新格局。
一、党建引领、管理协同,统一思想抓建设
党委重视、组织有力,拓展社区育人空间。校党委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全局,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利用暑假分区建设9个育人服务中心、9个育人服务点,新建35间功能完善的活动室,36间较高标准的辅导员值班宿舍,覆盖18栋宿舍楼,辐射全校3900间宿舍。五大工程,培根铸魂,党建引领覆盖社区。实施“堡垒工程”,在学生社区建成10个学生党支部,490个团支部,构建学生社区成员承诺制,签署公开承诺书。推进“暖心工程”,校领导及学院、部处领导和党员教师共计714人,深入社区一线,每人联系一名学生。实行“引航工程”,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学生社区党组织进行结对,每月至少交流一次。构建“头雁工程”,形成社区--楼栋--楼层--宿舍四级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学院书记担任楼长。推行“铸魂工程”,开展社区主题教育、品牌活动,打造育人思想堡垒。
二、队伍入驻、服务先行,深入一线同育人
五支队伍、协同育人,社区管理提质赋能。全校上下深入践行“一线规则”,领导干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五支队伍进驻社区。校领导平均半月一次深入社区,联系学生,开展“秀湖有约”座谈会;思政教师结对社区,将思政课堂开在社区;党员骨干教师在社区担任社区辅导教师,活跃在社区;作为社区管理中坚力量,全校所有专兼职辅导员入驻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每人每周至少值3次班,保障社区24小时有辅导员驻守;学生骨干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先行,心灵浸润,打通育人最后一米。开展资助服务,辅导员深入宿舍与学生共同学习资助服务政策,用好资助服务政策;开展学业服务,建设社区学习角、图书角,指导专升本备考,辅导学生技能比赛;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进行创业指导、组织头脑风暴;开展生活服务,建设18间社区洗衣房,配备电吹风、医药箱、针线包等共享生活设施,上线社区维修APP,宿舍报修一键完成;建设10个“心晴驿站”,完善校--院--班--宿舍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培训1405名学生心理呵护员,开展朋辈互助,将心理服务前移至第一线,实现生与师、生与生心灵零距离。
三、文化浸润、自我管理,共同缔造增效能
重塑环境,启智润心,打造社区文化精品。精心设计,氛围渲染,营造宜居宜学的社区文化氛围。设计专有社区LOGO,打造特色鲜明的楼宇文化。打造个性、多样的主题育人长廊,党建、特色文化展示墙,点亮风格多样的长廊文化。在社区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等特色活动,创建“汉服节”、“翰墨杯”书画篆刻大赛等文化精品活动,开展党团活动等各类活动306场,参与学生人数达近4000人次。学生参与,共同管理,共建共享育人成果。社区建设前,学校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有的放矢,满足学生需求。建设中,学校组织学生党员等骨干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担任宿舍长,积极参与社区值班,协助宿管扫码测温,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试点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开展“爱舍行动”“流动红旗”等活动,社区每月定期开展学创之星、文明之星、服务之星“三星”评比,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社区建设与党建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获得湖北省“示范平安学校”和“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