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元赋能促发展 推进“一核、双强、三驱动”学生社区建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入选教育部试点高校为契机,聚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共同缔造为理念,以“一核、双强、三驱动”为路径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奋力开创学生社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新局面。
一、“一核”引领,强化社区党建赋能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党建赋能。学校党委落实学生社区建设主体责任,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从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文化浸润、自我治理、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统筹推进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构建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策,现场办公会研判,领导小组会协调的会商推进模式。突出政治功能,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疫情防控等工作,协同推进教工党员和辅导员双线下沉学生社区,在传递温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建立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协同做好日常管理、生活服务、疫情防控、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打造集党团活动、理论宣讲、学习讨论、座谈交流、信息宣传、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家园。学校部署开展常态化“入千室 访万生”大走访活动,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等深入全校32个学生宿舍楼栋、5658间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检查安全卫生情况,护航学生成长。仅大一上学期,阳逻校区全社区就有2050名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占社区团员总数的77%。
二、“双强”支撑,提升社区服务内涵
学校党委聚合多部门力量进驻学生社区,推动辅导员线上线下全员入驻学生宿舍楼栋,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构建齐抓共管、多维交叉的服务机制。强化硬件配备,夯实条件保障。建设高标准“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辅导员工作室、心灵驿站、学生之家、阅览室、艺术室等物理空间,配备投影仪、智能会议平板电视等设备,改善满足下沉力量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社区学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强化软件服务,健全服务机制。加强信息赋能,上线“智慧学工”系统,打造“数据集成—成长助力—服务供给”于一体的数字化育人工作矩阵,实现由“学生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腿”,提升社区服务工作的精细化、柔性化、人性化水平。选派优秀辅导员进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和解决,措施在一线开展和落实。
三、“三维”驱动,深化社区育人效能
突出以文化人,营造家园氛围。在学生社区公共空间融入党史教育、通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学生公寓分别对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主题进行文化建设,将湖大元素和人文关怀引入学生公寓。开展以学院文化为主题的涂鸦大赛、新生适应性工作坊、读书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利用“社区之家”微信公众号等传播阵地,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空间,将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实践教育。突出朋辈引领,推进自我服务。在学生社区设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学生楼长层长、楼层网格,以社区读书会、学术科技节、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性价值。组建学生社区“琴园朋辈”导师团,发挥其在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励志成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朋辈帮扶良性循环。突出自我管理,提升治理水平。成立“学生校务助理”组织,在学生社区开展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协助学校收集问题意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校务助理列席校长办公会、学生工作例会等涉及学生权益的会议,提升学生社区民主管理意识和水平,深化学生参与学校综合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