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推行“345”模式 打造良好社区育人生态
发布日期:2023-09-11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
浏览量:683

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传承37年来一直安排学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办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共同缔造”理念,通过构建“三级架构”、推行“四个下沉”、打造“五类阵地”的“345”模式,积极打造良好社区育人生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构建“三级架构”,强化社区育人功能

学校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校园育人生态总体布局,将学生宿管中心划归学工部,由学工部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推进建设,出台了《湖北工业大学关于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了“一站式”学生社区“1+3+13”的三级架构。其中,“1”是指1个学校层面的学生公共服务中心,集学生综合事务办理和多功能场地于一体,设有人工服务区、自助服务区、问学堂等区域空间,重点满足全体学生的综合性需求;“3”是根据学生宿舍分布情况,设置东苑、西苑、北苑3个园区服务站,由学工部宿管中心统筹管理,重点满足分区域水电保洁等生活服务需求;“13”是指结合各学院的学生分布设置在宿舍楼内的13个学院社区驿站,共有100余间学生宿舍,由各学院学工办、分团委入驻办公,学生党支部、团学组织等一并进驻,重点满足各学院个性化、一对一教育管理服务需求。

二、坚持“四个下沉”,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学校积极践行“一线规则”,通过推行“四个下沉”,实现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和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下沉。校领导带头到社区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梧桐有约·书记茶会”“梧桐有约·校长午餐会”“河畔青听”等活动,同时带领全校干部到社区开展“五帮五促”“五个一工程”等活动,面对面地为学生把诊问脉。二是学工队伍全员下沉。学校安排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领辅导员全部在学生宿舍办公,同时选派22名驻楼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贴近学生呵护他们成长成才。三是教职员工分类下沉。根据社区育人需要,选聘党政干部、专业教师担任社区导师,同时要求班导师、健康导师、体育导师、社团和竞赛指导老师常态化走进社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四是服务人员全时下沉。宿管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24小时在岗在线,及时处置社区各类突发事件,全时提供生活服务和安保服务。

图片10.png

三、丰富“五类阵地”,打造良好成长成才平台

学校秉持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打造五类阵地,丰富社区育人生态的营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党建引领阵地。学校在学生宿舍统一为各学院驿站配备了党委副书记办公室、辅导员工作室和党团活动室,各学院拓展建设了党员服务岗、党建宣传栏、党建服务积分超市等阵地,常年依托这些阵地开展党建引领活动,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文化浸润阵地。利用学生宿舍的架空层、廊厅等地,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建设了系列主题文化长廊、读书角、阅读区、墙绘区等,在浓郁社区书香气息中推进以文化人工作。三是学业支持阵地。这类阵地主要由驿站学习空间、自习空间等组成,通过选聘的800余名学业导师、朋辈导师,常态化在此开展学业支持活动,助力学生夯实学业基础。四是实践创新阵地。建设了多个学创中心、研思空间、美育空间、劳育基地等,方便学生就近参加实践创新活动,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五是生活服务阵地。分园区建设了集保洁、水电、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分楼栋建设了集自助洗衣烘衣、提供开水直饮水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间,方便学生就近解决生活需求。此外,学校还在社区建有征兵工作站、社区自管委员会,通过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征兵宣传、文明创建等多个活动,共同缔造了良好社区育人生态。

图片11.png

近年来,学校依托社区学业支持系统,学风日益浓郁,涌现出了多个学生寝室全员荣获奖学金、考上研究生,助推学生学科竞赛全国排名上升至61位;依托社区征兵工作站,有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入伍学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工作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100个典型案例,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依托社区多个育人平台的融汇培育,先后涌现出多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等国家级先进个人和多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国家级先进集体;依托社区常年开展文明创建和创新实践活动,助力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依托社区立体覆盖的三级架构,有效强化“七防”工作,及时化解了多起学生安全隐患,成功经受了校园疫情防控考验,为学校安全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图片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