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汇聚育人力量 构建社区育人新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工作目标,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建设思路,推进1+2+N“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把全校管理服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任教师队伍汇聚到学生社区,形成同向同行学生社区育人合力,打造富有纺大特色的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构建坚强有力的社区育人格局。
一、管理服务队伍下沉社区,多措并举办实事、解难事
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党政负责人为“双组长”,切实推进全校的管理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学校领导班子定期走进学生寝室,与联系结对学生面对面,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活动。校领导在学生社区讲授《你好,美好纺大》思政课、与学生一起“过生日”、“拉家常”已经成为常态。学校推进管理干部联系学生“四个一”工作,构建“三全”(全天候、全领域、全身心)学生服务响应机制,积极参加学生社区主题党日活动、了解联系结对学生需求。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通过“社区座谈会、午餐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坚持“问需于生”。学校实现服务力量全部下沉,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建设“优+”的服务机制,开展“进学生门、知学生心、解学生难”活动,全力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
二、思政工作队伍进驻社区,夯实筑牢党建前沿阵地
学校坚持学生在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每栋宿舍楼成立学生党支部,实行学生党员在二级学院、学生社区“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每栋宿舍楼按照“选优配强”的要求,全体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实施辅导员“六进”制度。社区成立思政课教师育人工作室,带来“身边的思政课”。社区配备心理咨询老师,面向学生普及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设立学生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责任区,挂牌学生党员宿舍,组建学生党员服务队。一批“红色先锋”党员工作站、“读习有声”成长服务站等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阵地在学生寝室落地生根。
三、专任教师队伍走进社区,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践行专任教师进学生社区的“一线规则”,开展“千师万生包保帮扶活动”,每名专任教师都定期走进学生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情况,妥善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聘任管理办法》,以“导师进驻、责任到楼、学科融合”的模式,推进“专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双入驻,每栋宿舍牵头学院与共建学院联合选派“双导师”。导师在“织争朝夕”学生成长服务站、“绿芽”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站等学生社区驿站中为学生答疑困惑。社区导师亮身份、明职责、在一线,制定“菜单化”的社区课程,在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科技创新、考研就业等方面给予辅导,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植根到社区,让学生社区充满“书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