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探索“1+12+25”学生一站式社区工作格局
学校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治校理念,进一步提升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构建形成了“1+12+25”的学生社区工作格局,用最温暖的关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一是构筑党建育人协同合力。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担任组长,学工、宣传、团委、财务、后保等多个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集中研究解决机制改革、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关键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二是推动党建育人阵地发挥实效。成立公寓学生党组织,实现党员的属地化管理,形成公寓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层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宿舍网格党建组织架构,强化公寓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学生社区逐步成长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三是构建党建育人长效机制。以大学生自我教育实践岗为依托,建立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强化思想引领、学业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党员责任意识。
二、打通“三横三纵”,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一是系统构建“三横三纵”育人格局。以校级、院级、学生基层组织为“三横”,党组织线、学工线、团学线为“三纵”,实现党团组织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二是统筹推进“1+12+25”阵地建设。协调多个学校职能部门入驻“一站式”师生事务服务大厅,打造12间学生社区驿站,推动25名一线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全天候为学生“护航”。三是深挖“轻工大廉文化”育人元素。通过讲好廉故事、打造廉课程、创作廉作品、营造廉环境,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培育“轻言青语”和“清廉轻工大”等文化品牌项目建设。
三、数字赋能教育,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
一是线上服务持续优化。着力打造“智慧学工”,推进线下业务线上化,依托“今日校园”学工平台,精简业务流程,做好人员匹配,梳理业务归属,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二是线下服务提质增效。在学生社区建设初期,通过问卷调查,汇总学生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归纳整理业务需求。积极协调各单位、部门入驻“一站式”师生事务服务大厅。目前已有学校办公室、学工部(处)、研工部(处)、保卫部(处)、教务处、招就处、财务处、网络中心等10余个部门进驻,可办理业务增加至20余项,自助打印服务近10项。三是拓展服务延伸功能。举办学业帮扶、心理辅导、创业沙龙、观影分享、疫苗接种等提供场域服务。
四、服务直达一线,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积极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将学生社区网格化日常管理模式高效率转变为应急管理机制,打造成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样板高地。一是多方联动,组建“社区联动队”。建立“社区辅导员—宿管人员—保卫人员”社区工作组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宿舍走访、谈心谈话、反诈防诈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二是筑牢防线,成立“党员突击队”。疫情期间,建立疫情防控应急联合值班制度,校院领导干部、思政工作队伍、师生志愿者入驻社区开展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三是服务学生,打造“青锋志愿队”。积极响应“学生社区学生管理”的理念,发起并号召了70余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组建“青锋”社区平安志愿者队,开展夜间巡逻、消防安全检查和演练,协助维护校园出入治安等工作,成为学校平安校园“人防”队伍中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