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同心赋能 打造明德尚艺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园地
发布日期:2023-09-21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
浏览量:381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美育、文艺等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依托,推进艺术院校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坚持共同缔造的原则,建成1个学生事务服务大厅,2个功能型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活动指导中心),10个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形成以“综合服务+精准指导+全域管理”三维多体的协同育人模式。

一、同心“崇德”,艺术思政赋能学生思想引领

创立艺“言”崇德思政学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主阵地,开展思想价值引领、学生事务管理、个人成长成才、学生意见沟通四位一体的共同缔造机制。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定期邀请艺术家、知名校友、产业教授等举办“名师学堂”,聚焦形势与政策、学术前沿、全面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扎实推进“校领导开放日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活动”,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开展“走访学堂”,融入理想信念、文化传承、爱校荣校教育;学院领导、辅导员常态化组织主题班会、深入宿舍、谈心谈话,开展“暖心学堂”,强化诚实守信和感恩励志教育;班主任、专任教师、心理教师,开展“素质学堂”,在关心帮助、学业指导、心理辅导中融入价值养成和生命健康教育。发挥头雁效应,征集遴选先进学生群体,开展“示范学堂”,聚焦理想信念、价值养成、文化传承等教育。在学生社区设置功能性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结对共建,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在师生党员共同学习和深入交流中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

图片4.png

二、同心“笃学”,典型模范赋能学生创先争优

打造艺“星”笃学示范高地。在学生社区举办每月一次的“师说”讲座,讲好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深挖教师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切实发挥师德师风的浸润、引领功能。开展“校园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宣传,提高示范覆盖面。遴选组建先进事迹宣讲、朋辈互助团队,开展“榜样面对面”互助交流、思想帮扶、学业帮助、创新研究等活动,营造奋发向上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示范针对性。

图片5.png

三、同心“敏行”,优质平台赋能学生素质提升

构建艺“行”敏行发展平台。在学生社区1-16栋宿舍楼选聘16名学生楼长、80名楼层长,建立安全信息员制度,

组建国旗护卫队、入伍预征班、军训学生教官团队、校园安全学生应急处置队伍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区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教育、疫情防控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功能。依托学生社区学生自我管理中心,举办跨专业艺术沙龙、主题交流或实践探索等活动,提高学生专业融合素养。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清洁楼栋评选”“园区勤工助学”“美丽校园建设”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和集体意识。依托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活动指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月,红黄蓝文化艺术节、读书润心等活动,帮助提升学生身心素养。

图片6.png

四、同心“致美”,创新孵化赋能学生“艺”路前行

培育艺“翼”致美孵化基地。探索形成“丹青铸魂”“艺术点亮红土地”“画说马克思”“画说101”等学生实践品牌,充实课程思政育人路径。谋划创新,推进美术院校“思政+艺术”品牌培育,充分发挥学院副书记、辅导员作为各类育人主体发挥育人作用的纽带功能,督促其主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组建“思政+艺术”专项研究团队,探索培育每年不少于2项特色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总结凝练形成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特色育人实效。筹划“美蕴荆楚”艺术人文微讲堂,挖掘、展现荆楚大地秀丽景色和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遴选学生优秀作品,举办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助力学生艺术品市场化。整合资源,定期在学生社区举办“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讲座及座谈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责任编辑:朱君,何佳珞,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