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社区五步走 探索学生服务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10-29
来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144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为中心,分步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学生社区实行“12345”的建设思路创新学生管理举措及管理服务模式,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一、建立一套机制

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等工作。推动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校院两级协同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将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等工作统筹推进,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图片10.png

二、落实两个制度

落实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制度。锻造一批坚强有力的学生社区基层党组织,推动学生社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完善党员责任宿舍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党建引领落细落实,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落实校院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社区联系学生制度。结合“下基层实践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通过“武职青年与校长面对面”系列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动态,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三、突出三点举措

做实辅导员进社区。在学生宿舍楼设立辅导员寝室,让辅导员生活、办公在社区第一线,深入推进“谈心谈话制度”;辅导员工作室入驻学生社区,开展系列学生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做细网格化管理。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志愿者等组成学生朋辈管理网格化团队,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职责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分级责任到人。做强虚拟学生社区。依托学校网上办事大厅、辅导猫系统等平台,推进全程育人信息化管理,让学生少跑路,网上随时随地“指尖”办事;截止到目前,学生网上办事大厅已上线200天,办结相关学生工作事项万余件。

图片11.png

四、实施四项工程

活动空间改善工程。以宿舍楼群为单位建设党建学习室、谈心谈话室、美育活动室、征兵工作室等多功能活动室。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融入社区、寝室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做到思政引领压实到学生一线。“学生示范”引领工程。树立党员和退役军人典型案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开展“保军人本色、展军人荣光”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党员、退役士兵寝室挂牌制度,引导学生争做营造优雅寝室环境的示范者。朋辈管理修身工程。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志愿者等组成学生朋辈管理、服务队伍,以“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服务体系,筑牢学生公寓管理安全稳定防线。联合属地社区“共同缔造工程”。整合学校与社区资源,实现优势对接、强强联合。围绕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文化传承、校企合作、文化育人等方面强化共同缔造工程,多角度、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五、实现五大功能

实现文化“崇德”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学生开展普及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实现实践育人。实现环境“润心”功能。以打造特色鲜明的寝室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武职好宿舍”评选建设挂牌机制,积极引导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寝室关系和健康活泼的寝室文化,实现环境育人。实现“资助育人”功能。在社区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自助、助人的意识和能力。“经济资助”与“成才辅助”双管齐下,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实现“劳动育人”功能。通过定期开展学生社区劳动志愿服务、劳动专题教育及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实现劳动育人。实现“成长赋能”功能。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朋辈管理委员会,将社区建设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践基地育人平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双提升,实现“成长赋能”。

图片12.png

责任编辑: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