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红色熔炉”淬炼党建成色 “钢铁脊梁”铸就育人品牌
武汉科技大学肇始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钢铁情缘一脉相承。学校“因钢而生、依钢而兴”。近几年来,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红色钢铁熔炉”为育人理念,将冶金学科“百炼成钢”的工艺智慧创造性转化为党建育人方法论,构建起“党委统揽、部门协同、校院联动”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深耕特色品牌,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钢铁品质”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一、组织体系筑根基 先锋引领显实效
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定期督导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校院联动”工作机制,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实施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每周走访、每月座谈、季度授课等),推动“沁湖时光 校长有约”“师生面对面”“院长书记讲党课”等品牌活动常态化,让思政教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校党委书记徐雁冰与学生座谈

校长倪红卫与学生交流
建立“功能型党支部+网格化党小组”双轮驱动组织体系,28个功能型党支部实现学生社区党组织100%覆盖。选配166名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示范效应。学校团委在一站式社区设立了团工委,指导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开展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主题党团活动900余场,学生党员和24级新生团员社区报到率达100%,党团教育、育人服务进社区,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
二、机制创新激活力 协同育人提质效
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每年研究“一站式”学生社区党的建设、机制构建、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问题,成立学生社区工作专班,形成跨部门、跨学院的协同工作格局。制定《武汉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将一站式社区党建工作纳入二级党组织年度考核的重要范畴,明确责任主体,量化考核指标,确保社区党建工作落地有声。
明确责任主体,量化考核指标,将社区党建纳入二级党组织考核核心指标。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协同化育人”三维机制,网格化管理实现精准对接,精细化服务覆盖8大类32项需求,协同化育人整合教务、后勤等9部门资源。设立10个辅导员工作室等特色平台,累计解决学生学业规划、心理疏导等实际问题1000余件。

学校青马英才领航班

一站式学生社区师生共建活动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改革向纵深迈进。制定实施《武汉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改革方案》(2025),鼓励有条件学院揭榜挂帅,破解难题,推动各种力量下沉,不断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提质增效,努力把一站式社区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新场域、新阵地、新园地。
三、红色熔炼铸品牌 钢铁精神育新人
学校紧扣“三全育人”主线,将钢铁冶金“百炼成钢”的工艺智慧创造性转化为党建育人方法论,以“红色熔炉”淬炼党建成色,用“钢铁脊梁”铸就育人品牌。
深挖“红安行”42年实践积淀,构建“四位一体”红色教育体系;以许白昊班传承初心许党精神,发挥校史馆作用讲述“ 钢铁报国”故事;借科学家精神展览涵养学术品格;创新开发《新时代入党启蒙教材》,将张一敏教授等典型事迹转化为鲜活思政教学案例;打造“国旗下的微思政课”“思政骨干训练营”等特色载体,使“百炼成钢”的育人理念具象化为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获评全国高校党建标杆4项,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育人范式。

“红安行”与“许白昊班”系列活动
学校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熔炉”淬炼党建成色,不断创新社区机制体制管理与特色品牌活动,深化三全育人,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深耕培育“钢铁品质”社会英才,教育引导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钢铁脊梁”。
2025年5月27日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