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党旗红”引领“社区美” 构建全域覆盖的社区育人生态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武汉纺织大学
浏览量:259

武汉纺织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旗红”引领“社区美”,推进学校特色的“1+2+N+M”“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形成“党建引领有深度、网格治理有精度、成长服务有温度”的“美好社区”育人新生态。

一、激活红色细胞,构建全域育人格局

一是夯实党建根基。用“美好纺大党旗红”引领学生社区建设,近年来学校党委专题研究“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25次,纳入学校党委年度工作计划。遵循“学生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工作就聚焦在哪里”的思路,成立学校学生社区党工委,建立“社区党工委——楼宇功能型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3个全国样板党支部、2个省级样板党支部全部入驻,23栋宿舍功能型党支部、100个功能型党小组在社区开展工作。组织的全覆盖推动了学生党员“双重组织生活”,切实使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得到有效地发挥。

图片2.png

(图1:校领导走访“一站式”学生社区宿舍

二是深化队伍协同。开展《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常态化结对服务学生实施方案》,学校书记、校长、校级领导,180余名处级干部带头联系社区驿站、联系宿舍、联系学生、联系班级、联系支部,每月深入宿舍3—4次,构建了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中层干部下沉服务的立体化工作机制。开展“千师万生包保帮扶”“一对一携手共成长”等专项活动,引导党政干部、专业教师常态化下沉社区进行谈心谈话、就业帮扶、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生涯规划等工作,年度在社区服务学生,与学生交心谈心6000余次。将育人力量和资源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宿管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24小时在岗在线,年度接诉即办12000余次,用最温暖的关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图片3.png

(图2校领导为“一站式”学生社区送“生活大礼包”

三是践行一线规则。校领导率先垂范,在社区讲授“开学第一课”“毕业生党员最后一次党课”,按照“四不两直”要求,深入宿舍,倾听学生需求,解决社区急难愁盼问题315项,参加学生主题活动及新生“系扣子”示范行动、学生党员“政治生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校19个学院、130名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领辅导员全部在学生社区,扎扎实实在社区办公、生活,真正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使辅导员和学生真正成为“一家人”,贴近学生呵护他们成长成才。


图片4.png

(图3:建成“学生数据驾驶舱”)

二、建强红色网格,筑牢精准治理体系

一是完善网格建构。创新搭建立体治理网格,选拔优秀高年级党员担任楼栋长,每层配备辅导员、网格长与党员楼层长,寝室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寝室长,形成严密有序的“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三级管理链条,覆盖6528个宿舍网格。综合考量党员特长、所属辖区等因素,按照“定人、定时、定点”原则为党员设岗定责,把学生党员全部投放到网格单元,做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二是压实网格责任。配强网格力量“专业网”,突出自我管理,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80%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加强网格党员的日常培训,内容涵盖心理危机、宿舍矛盾、消防安全、电信诈骗防范等专题培训,打造专业化网格治理队伍。划定“党员宿舍”责任区,年度累计解决社区乱停车、增加运动设施、社区药物等民生问题,调解宿舍矛盾50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推行“重点信息双向反馈”“异常信息及时汇报”“敏感信息即时排查”三项制度,落实“网格预警”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收集反馈渠道,做到异常及时“吹哨”、需求即时“响应”。

三是锻造网格先锋。在学生社区锻造红色先锋,打造学生社区治理“先锋队伍”。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学生社区自治效能提升的关键,实施社区“头雁领航”工程,优选23名楼宇党支部书记、100名党小组组长,纳入学校“头雁”培育计划,实行学院社区联动,由学院领导班子“一对一”联系帮带。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网格员、功能型党小组、功能型党支部围绕社区建设进行述职展示,营造社区“强党建、比学风、稳基础”的良好氛围,激发社区“红色细胞”的治理活力。

三、点燃红色引擎,织就成长服务链条

一是深化思政引领。以“龚全珍工作室”为阵地,创新党员服务模式,推行“服务积分制”,组建学生党员宣讲团,通过情景党课、红色故事展演等形式,让榜样精神浸润人心。打造“劳模进社区”“职业先锋讲堂”等品牌活动,聘请行业模范担任“社区成长导师”,以榜样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深化思政育人实效,开展“社区微课堂”,邀请高被引科学家、优秀党员、国奖学子、退役大学生士兵等走进“一站式”社区,通过“科学家故事汇”“书记下午茶”“党员服务谈”“我为同学办实事”等微宣讲,传递奋斗精神。创新思政育人形式,举办 “先锋面对面”等活动,以朋辈引领、榜样示范,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 

5.png

(图4: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上党课

二是注重文化浸润。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厚植红色文化底蕴,构建沉浸式党建育人空间,强化红色阵地建设:建成“红色先锋”“经纬织梦”23个社区党员活动中心,打造“党建成果展示长廊”,设置“先锋荣誉墙”“红色记忆纪念墙”,以可视化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社区党建活力。创新红色文化育人形态,开展“红色纸浆画”手工创作、主题摄影展、楹联大赛等特色活动,以美育促德育,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定期选树“文明宿舍”“最美网格员”等先进典型,通过事迹宣讲、风采展示,营造“学榜样、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图片6.png

(图5: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龚全珍工作室开展特色活动)

三是加强服务供给。以“需求导向、精准服务”为理念,创新实施“双点双供”服务模式(支部点题、党员答题;群众点单、党员供单),打造多元化党员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成长支持体系:由社区党组织统筹,组建理论宣讲团、学霸辅导团、就业帮帮团等特色服务团队,实现“需求-服务”精准对接,让学生在社区内即可享受有温度、有深度的成长资源。实施“先锋领航”帮扶计划:组织学生党员骨干带领“文明之星”“学习标兵”等优秀典型,开展“点对点”结对帮扶,通过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式,营造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社区氛围。构建劳动育人实践平台:设立社区勤工助学岗,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环境美化、绿化养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劳动技能,增强主人翁意识。

图片7.png 

(图6: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过政治生日)

责任编辑:朱君